
不少糖友凭 “经验” 控糖配资炒股配资专业,却陷入误区。我国 1.4 亿糖友仅 45% 血糖达标,30% 已现并发症,糖尿病专家杨小红主任表示,以下 6 个控糖真相需警惕。
1. 没症状 = 血糖不危险?错!它在悄悄 “啃” 你的器官
误区:血糖偏高但无症状,便轻视糖尿病。
真相:高血糖 “糖毒性” 会潜伏侵蚀器官,并发症出现后难逆转。
关键动作:空腹血糖控在 3.9-6.1mmol/L,餐后 2 小时低于 7.8mmol/L。
2. 打胰岛素就停不了?医生:早期用反而可能 “摆脱” 它
误区:担心胰岛素成瘾,拒用治疗。
真相:胰岛素是必需激素,2 型糖友早期用可修复胰岛 β 细胞,部分人后续靠饮食即可控糖。
关键动作:停药需依分型、胰岛功能判断,1 型需终身补充,2 型遵医嘱调整。
3.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?这样吃反而稳血糖
误区:为控糖少吃或不吃主食。
展开剩余67%真相:主食是能量核心,《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2024 版)》建议成年人每天 2-3 个拳头大小主食,关键在 “巧选”。
关键动作:
1/3 主食换糙米、燕麦;
按 “蔬菜→蛋白→主食” 顺序吃。
4. 身体舒服就不用查并发症?早期筛查能救命
误区:无症状便不做并发症筛查。
真相:并发症早期无症状,出现症状已难逆转,初诊需全面评估,后续定期复查。
关键动作:病程超 5 年者每半年查尿微量白蛋白、眼底,合并高血压者优先用护肾药。
5. 血糖稳了就不用测?这些时间点必须查
误区:血糖平稳就停用血糖仪。
真相:饮食、情绪等会影响血糖,平稳期可减频次但不能停测。
关键动作:
口服药患者:每周测 2-4 次空腹 / 餐后 2 小时血糖;
预混胰岛素使用者:必查空腹、晚餐前血糖。
6. 空腹血糖正常就达标?这 3 个指标更重要
误区:空腹血糖<7mmol/L 便认为达标。
真相:餐后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更关键,2 型糖友还需控血压、血脂、体重。
关键动作:每 3 个月查糖化血红蛋白(目标<7%),血压控在 130/80mmHg 内。
控糖没捷径,但有 “笨办法”,“精准用药 + 全面监测 + 生活方式干预,糖友也能健康生活”。转给身边糖友,科学控糖才是正道。
如果觉得今天的分享对你有所帮助记得点赞、分享,让更多的糖友了解受益!
发布于:广东省粤友钱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